“土家鼓王”彭承金:致力传承土家族摆手舞******
中新网恩施12月15日电 题:“土家鼓王”彭承金:致力传承土家族摆手舞
作者 武一力 郭晓莹
“大家一起来摆手!”14日,位于湖北省来凤县百福司镇的茶堰坪摆手堂内,随着彭承金一声呐喊,鼓点落下,铜锣响起,30余身着土家族传统服饰的村民围成一圈,跳起原生态摆手舞。
摆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传统舞蹈,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发源于百福司镇,流传在鄂、湘、渝、黔交界的酉水河和乌江流域,有“东方迪斯科”之称。今年11月,百福司镇被评为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。
![图为12月14日彭承金正在为摆手舞击鼓 周星亮 摄 图为12月14日彭承金正在为摆手舞击鼓 周星亮 摄](http://i2.chinanews.com.cn/simg/ypt/2021/211215/c2cf2c79-6715-4e82-b27e-e5ee0a4ed251_zsite.jpg)
今年55岁的彭承金是摆手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。他介绍,摆手舞特色浓郁,粗犷有力,有单摆、双摆、回旋摆、老鹰展翅等动作。每逢佳节,或迎接宾客时,土家人常借歌舞表达喜悦。
“镇上世代以农耕为本,民风淳朴,唯爱摆手舞,上至耄耋老人,下至年幼孩童,可以说只要能走路的,都能跳两下。”彭承金说。
彭承金是土生土长的百福司镇舍米湖村土家族人,6岁开始习舞,7岁的时候,他用木棒、石头偷偷练习敲打锣鼓,成为村里年龄最小的鼓手。来凤县地处偏远,和许多村民一样,彭承金家里条件不好。13岁时,他许下两个愿望:一是长大后要修路,带着村民富起来;二是传承土家摆手舞。
![图为12月14日彭承金正在击鼓 武一力 摄 图为12月14日彭承金正在击鼓 武一力 摄](http://i2.chinanews.com.cn/simg/ypt/2021/211215/5fac0529-4e76-4f0c-963f-1a1a9c62fb42_zsite.jpg)
原生态的摆手舞由农耕活动变化而来,脚手同边舞动,屈膝下沉,刚劲有力。彭承金是个“左撇子”,并且身材健壮,击大鼓鸣大锣,节奏鲜明。
2009年,彭承金被百福司镇评为“土家鼓王”。从那以后,他的干劲更足了,每年带领村民在村里的摆手堂演出200场以上,为乡村旅游带来了可观的收入。村子里开始铺路,修缮房屋。
为将土家族摆手舞传承下去,彭承金除常年组织村民练习摆手舞、击鼓鸣锣以外,还经常到社区、高校进行教学。重庆和湖南的村民也会慕名来欣赏摆手舞,大家因此结下深厚的友谊。
土家族摆手舞逐渐走向全国,走向海外。近年来,彭承金带领村民前往澳大利亚、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过文化交流演出。
彭承金表示,愿永远做个民族文化的守望者和传播者。“我一生都在做这一件事,传承土家族摆手舞,这是我的初心,我的信仰。”他说。(完)
中国已建成的最大跨度路轨两用钢桁梁悬索桥通车****** 中新社重庆1月18日电 (张旭)郭家沱长江大桥及六纵线北段项目18日建成通车。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介绍,郭家沱长江大桥是中国已建成的最大跨度路轨两用钢桁梁悬索桥。 项目投资方之一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(集团)有限公司称,本次通车项目全长26.7公里,分为郭家沱长江大桥、六纵线北段两部分。 其中,郭家沱长江大桥部分起于重庆市南岸区峡口立交,向北跨越长江后,止于重庆两江新区花红湾立交,全长6.2公里,上层为双向8车道城市快速路,下层为重庆轨道交通8号线预留过江通道。特别提醒,大桥通车后,将禁止摩托车通行。 项目承建方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表示,郭家沱长江大桥主桥全长1403.8米,采用单孔悬吊双塔三跨连续钢桁梁悬索桥设计,主跨跨径720米,整个钢桁梁总重约2.5万吨。 项目通车后,重庆再添一座跨江大桥,江北区郭家沱街道至南岸茶园,车程将由40分钟缩短至约10分钟。家住郭家沱街道的任开友说,此次通车,让其出行更为便利。 “此外,该项目将形成重庆第一条纵贯东部槽谷的南北向大通道。”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城市道路建设处处长王慎川介绍,目前,重庆中心城区城市道路规划“一环、七纵、八横、九联络”共956公里快速路网体系,已通车573公里,基本形成“一环、六纵、五横、三联络”快速路网结构,城市道路通车总里程超6250公里。 重庆是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桥梁委员会认定的中国“桥都”。王慎川说,随着郭家沱长江大桥建成通车,重庆中心城区累计建成37座跨江大桥(指跨江道路桥,含路轨两用桥,不含单独的轨道桥、铁路桥)。(完) 盈彩地图 |